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79章 城破·抉择

宋朝,开宝年间。

事情发展到这里,大宋最终为何会变成那样的结果也相当明显了。

赵德芳喃喃道:“接下来就是那个派术士做法防守开城门,最后逃之夭夭,继而京城陷落了吧……”实在是这件事给人的印象太过于深刻了,赵德芳觉得,即使京城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失陷,他也不会忘记这件事的。

何况,汴京城真的失陷了啊。

赵匡胤反倒是心平气和,缓缓道:“纵观金国这两次南下,除去大宋确实已经出现的军队腐朽,朝中争斗不休这些问题,最大的问题就是赵佶和赵桓。”

王朝行至中后期,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,官吏腐败,权贵长期把持权力,大臣结党,彼此争斗,军中久不经战而战斗力下滑,武人地位进一步低于文臣,军械粮草贪污吃空饷……大宋也不例外。

事实上,对于这些问题,赵匡胤是有着心理准备的,他痛恨这些危害赵宋王朝的蛀虫,但对他们总会出现这件事也是心知肚明,也很清楚朝中总会出现这样的虫豸。

但是,核心的问题就在于,有没有一个合格的君王,能够解决这些蛀虫,把控住大宋的方向;或者退一步,平衡住天下,让这些蛀虫不能更进一步地腐蚀他赵家的江山。

若有,这就可以称为中兴。

但是很显然,他大宋最终没有能够阻止这些虫豸侵害江山,没能遏制住这些歪风邪气——不管大宋在这期间到底有没有一位合格的君主,最终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。

而赵佶和赵桓,简直就是助长歪风邪气的典型代表!他们不仅不能遏制或者解决歪风邪气,他们甚至反过来助推这些虫豸们勾心斗角、混迹朝堂。

这两个渣滓能够登上皇位,就是他大宋最大的不幸!

“确实,赵佶一个轻佻不可担天下,赵桓更不用说,作为皇太子居然就是这样的心性,他的脑子都丢到哪里去了?”赵光美嘀咕道,金军兵临城下了都还没有做好决定,要跑不早跑,要坚守也不早做准备,变来变去……

作为皇帝,绝不能让自己的意见像变色龙一般三天两头就变化一次,否则,大臣和百姓如何适应?政策如何施行?这还是无战事的和平时期,现在国家危亡之际,更不能如此。

再说了,赵桓都不是三天两头变一次想法,他是一天就能变三次。

赵匡胤笑笑,没有再说什么。实际上他觉得,是时候再去打一顿赵光义了。

都怪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